核酸检测常态化,居民第二张“身份证”

2022-05-18 17:16:01

搜看在线看最火影视 https://www.sokan.cc

随着新冠病毒的扩散,为做到“早发现”,全国多地相继出台核酸检测常态化措施。如杭州将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,所有人每48小时务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;芜湖要求每5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;上海以“固定采样点+便民采样点+流动采样点”相结合的方式,在全市优化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布局。

可预见的是,核酸检测常态化将会被全国各地采用。没有核酸检测,将不能上班、不能出门、不能进入公共场所、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可以说,没有核酸检测,将寸步难行。核酸检测,将成为居民第二张“身份证”。

核酸常态化,需考虑几个问题:

一是检测采样便利化,要合理化布局采样点。

二是检测结果快速化。核酸检测,因专业化高,需专业的医护人员化验检测,不能立即出结果,大多要一天左右才能出结果。要加强检测能力,争取早出结果。

三是检测时间区别化。对不同的重点人群应采取不同的检测间隔时间,不能一刀切。

四是检测抗原替代化。除了核酸检测,应大力推广居家的自我抗原检测。

在疫苗和口服药防范新冠病毒有效性不足的情况下,核酸检测常态化是特殊时期做到“早发现”的非常手段。但常态化不能成为永久化,更不能成为影响生产和生活的负担。在条件允许时,应退出。

核酸检测常态化,只能是居民的第二张临时“身份证”,不能也不该成为终身“身份证”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襄阳新闻网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