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8-05 19:57:01
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票房预估 https://www.touzitop.com/ysxm/470.html
受疫情、供应链受阻等多重因素影响,我国多项宏观经济指标在今年4月份降至低谷。幸运的是,从5月份开始多项数据又将再度回暖。比如:5月份的进出口商品增速取得了环比9.2%,同比9.6%的较高增长率。
与4月份的同比新增0.1%相比,实现了较大程度的逆转。中国新闻网发文表示,即将公布的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,固定资本形成总额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等预计也将会出现积极改善。
在《中国经济三季度将满血归来》的文章中,任泽平认为:随着上海、北京等地的疫情得到控制,再加上国家出台了多项稳增长,保就业、促消费等宏观经济策略,内部需求将会出现较大程度的提升。
我国经济将在第二季度企稳后,在第三季度会“满血归来”。这种情况类似2020年第一季度下降6.8%后,又在第二季度实现3.2%的逆转。这将对确保我国2022年全年,实现5.5%左右的增长目标,提供强有力支撑。
是的,年初以来我国多地频发疫情,对我国上半年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为明显的迟滞影响。但这种影响主要是突发性的,短期效应的,并不是我国经济潜力出现大幅萎缩。这些负面影响解除后,经济活跃度将会再起。
再加上,宏观层面上我国可实施的激励政策和手段较为充裕,新兴产业正处于旺盛增长期,完成专项整改,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(包括退税、减税、降费)后,依然有望实现5%左右的上涨。
今年,我国GDP预计将会突破19万亿美元
在今年年初的时候,多家媒体曾预测我国2022年的经济规模有望“向20万亿美元冲击”。从当前的形势来看,经济发展的压力要比年初时更高——除了我国的防疫压力较大外,全球经济增长放缓,也是重要影响因素。
再加上美元指数较强,人民币贬值等额外因素,我们认为:我国今年的经济规模实现19万亿美元突破,这个可能性比冲击20万亿美元更高。人均GDP预计达到1.34万美元左右,超过世界平均水平。
经济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,有高峰、有低谷才是常态。大的周期往往会套着小的周期,且周期之间的转换关系未必一定尽如人意。对我们来说,不用刻意回避低谷,通过各种激励措施“将经济从低谷中带出来,实现尽快复苏”才是正途。
在这样的时刻,我们需要看清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仍在,需要继续强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。特别是需要加快新产品研发,提高自主创新能力,加快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,确保经济发展的长远动力。
我国今年的经济规模,和哪一年的美国较为接近呢?
今年,我国经济规模有望实现19万亿美元的突破,这个水平预计和哪一年的美国旗鼓相当呢?答案是:2017年——这一年美国GDP达到了19.54万亿美元,然后在2018年实现20万亿美元的突破。
虽然中美两国的经济总量有5年左右的差距,但我国经济“整体增长势头更猛,这一趋势仍是不变的”。只要我国继续坚持清晰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,将有望在2030年左右超过美国,升至全球第一。本文由【南生】整理并撰写,无授权请勿转载、抄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