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对外汉语”到“国际中文教育”,这行在发生哪些变化?

2023-04-02 18:09:00

声明:这是一篇非“官方”、非“学术”、非“随便”、“一本正经”从一个汉教行业持续创业者的角度,所发的一点感悟,文章后半段对各种“平台和产品”的分析,为避免广告嫌疑,皆不会出现具体的品牌名,请勿“对号入座”。

很多人有过这样的发问:对外汉语有没有未来?这个问题的潜台词其实是:“我”在这个行业有没有未来?这就要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别来理解这个问题,宏观层面要从行业的“称说”转变谈起。

大多数人都习惯了“对外汉语”的称说,因为沿用时间最长,行外人也好理解。“对外汉语”教学,顾名思义,区别于“对内汉语”(即母语文)教学,这门学科最初的发展,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,都“主要”基于对国内来华留学生的教学。后来随着以“孔子学院”为代表的“走出去”项目越来越多,适时地出现了“汉语国际教育”这个名称,这也是现在所有高校这个专业的统一称呼。

再后来,为什么要用“国际中文教育”来称说整个行业呢?

(2019国际中文教育大会)

“国际中文教育”这个“官方”称说,始自2019年在湖南长沙举办的“国际中文教育大会”,算是对连续举办13届的“全球孔子学院大会”的改头换面。而2020年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的“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周”强化了这个称说从政府到民间的“法定”地位,反映了行业在新形势下对“规范”、“统一”、“有序国际化”的内在和外在需求。

“规范”、“统一”好理解,行业的可持续、健康发展,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,需要更权威的行业标准。那什么叫“有序国际化”?就是在国际上,中文教育和文化传播要展现中立的、客观的、专业的面貌,尽量避免意识形态的、太过官方的影响,尽量降低“走出去”的阻碍。

而且,相较“汉语”,“中文”是“中国通用语言文字”的对外统称,使用“中文”更强调面向海外。为什么要“强调面向海外”,因为中文教育的“汪洋大海”是在海外,是世界各国主流的“国民教育体系”,以及这个体系外的各个层次的市场。

2021年6月2日,教育部、国家语委在京发布了年度《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》:“截至2020年底,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,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其国民教育体系,外国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000万。”

我们不清楚这2000万,是不是把所有的华裔(青少儿)群体纳入其中了,也不清楚这2000万的国别分布和人群分布状况。但就华裔群体而言,因为侨办的存在,可能数据相对好评估,几年前,侨办的统计数据显示,分布在全球的华侨华人总数在6000万以上,华校有将近两万所,这几年过去,华校数量必定有较大的波动,特别是在疫情期间,有太多的华校关停,也有相当数量的华校被迫转到了线上。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进行粗略的评估,因为“需求是既定的”,如果没有疫情,过去几年华校数量也是有增有减,我们姑且就认定20000所吧,以每个华校平均250人算(最大的华校能到五六千人,最小的只有几十人甚至十几人,全球分布差异极大,无法确定这个平均数处于什么段位,姑且保守估计罢),仅华裔适龄、适学群体也有500万学员。针对这个群体,已经诞生了好几家中文在线教育机构在抢夺市场。不过,需要知道的是,海外的华文教育,“华校”仍然是“基本盘”,华校的存在和发展受历史和很多现实因素的影响。

而在中国国内呢?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,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9.22万名留学生,分布在全国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(所以,在高等院校教留学生是“汉语国际教育”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国内就业途径,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小)。另据官方统计:2018年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国人已经超过95万,50%以上分布在上海、北京、广州等一线城市,他们中,有中文学习需求的比例其实不高,有需求的,基本上各大城市大大小小的中文培训机构和自由职业中文教师的“面授”都能满足。所以很显然,国内的“对外汉语”教学,那只是“一汪池塘”。

然而过去的10年,有那么多对外汉语人转行,“抱憾”离去,甚至有人自嘲“用爱发电”,仅仅是因为池塘小吗?

从两个维度去看:其一,再回到前面的数字“2000万”。刚看到这个数字,肯定会有人疑惑,以前不是说1个亿吗?是的,国内媒体一度鼓吹“海外有1亿中文学习者”。不知道最早出自谁之口,更不知道是在什么情况下拍脑门拍出来的数据。过去的10年间,国内大肆炒作,300多所高校纷纷开设“汉语国际教育”本科专业,硕博专业点也在增多,人才培养量暴涨,过去的10年已累计培养十几万名毕业生。与此同时,世面上也有很多“不良”的中文教师培训机构,打着行业发展的大旗,肆无忌惮地夸大宣传自己的“独家”证书,赚取行外人士或者行业小白的培训费(特别是2020年疫情期间,外贸领域、涉外领域的很多人咨询并考虑进入汉教行业),无法得知有多少行外人用高额的培训费来换取那虚无缥缈的“就业承诺”。“池塘”本来就小,哪容得下那么多人?

其二,学中文的外国人来到了“目的语环境”中,已经天然地具备了语言学习最重要的一个要素——“语言环境”(习得环境和使用环境),所以没有人会在“目的语环境”中付很高的价格学习目的语!更何况,这是一个“供”远大于“需”的市场,一个“买方”市场,代课价格怎么可能很高?而且学员个性化的差异和需求导致很难形成“班课”模式,老师收入自然无法提高,这是市场规律,是“常态”。没得抱怨!

你肯定在想,我们一直有在奔赴“汪洋大海”呀。是,从2004年第一家孔子学院诞生至今,已经累计外派志愿者、公派教师十几万人次,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重要贡献。虽然各个国家也在孔院帮助下抓紧培养本土的汉语教师,但是“供给”远远跟不上“需求”。

上面说的是宏观层面。微观层面,就是对个体而言,如何谋求更好的发展路径?

2020年是国际中文教育的转折年,全球的中文学习者都从这一年开始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在线学习中,全球的中文教师也都从这一年开始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在线教学中。如果说2020年之前这行的在线教学,还只是碎片化的、辅助性的、非“常态”的,那从这一年开始,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,导致教学行为和学习习惯都有了史无前例的重塑。

各种新型的教育技术不断涌现,新产品层出不穷,如何利用线上技术提升学习效率,如何创作优质的、多元的学习内容,如何精准满足不同的需求,如何借助互联网融入那片“汪洋大海”?都是“谋求更好发展路径”的方向。

然而现实是,高校专业扩招的速度很快,但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却严重滞后于市场发展。整体看,人才素质良莠不齐,且与整个国际市场的需求“错配”、“欠配”。缺乏高素质的人才,和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,是制约国际中文教育健康、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。

那到底什么才是“高素质的人才”?这里所说的人才,并非仅指优秀教师,优秀教师需要哪些条件,学界已经有过很多阐述,无非就是要具备三个“基本”:基本知识、基本能力、基本素养。除此之外,如果你还具备“学习者视角”、“数字化素养”和“市场化思维”,那必定会进一步拓宽发展路径,创造更多价值。比如,越来越多的优质内容创作者正在涌现、民营机构里也有能够有效组织教研和教学的领导者、很懂中文学习的APP开发者、能适应不同“在线”场景的主讲老师、擅长国际协作和沟通的市场开拓者等等……

学习者视角

前面提到了“学习者视角”,那如何理解“学习者视角”的重要性呢?我们先看一个现象,过去的10年,为什么有那么多线上中文学习平台或产品会慢慢“销声匿迹”?那些留下来的优秀产品有什么共同特点?

因为分析的对象种类较多,这里姑且从“由大到小”的视角去观察:大平台中平台小产品。

首先说“大平台”,这里的“大”是指“概念大”,并不一定对应“规模大”。“大平台”一般追求“大而全”,这样的“大平台”又可分为两种:一种是沾点官方背景,“好大喜功”型的,一般都要热热闹闹的开个发布会,希望面向全球,借助互联网技术,为全球范围内的汉语教师、学习者、开设汉语课程的学校、机构以及相关从业者提供多样化的教&学资源,提供各种平台上的辅助支持。这类平台并非完全的“市场化运作”,目标用户群不明晰,商业模式不清晰,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也不清晰。当然,这类平台也最缺乏“学习者视角”。

另一种“大而全”的平台,是全在“语种”,即,它是面向全球外语学习者的一个“多语种”学习平台,你可以在上面学习十几种外语,中文只是其中一种,这类平台没有系统的教研,没有标准化的师资,只是给各国学员提供“在线外语教师”服务的“纯平台”,本质上它不是教育机构,而是一个中介机构,赚取中介费(平台佣金)和广告费。这种模式,更容易吸引资本的青睐,因为流量大,想象空间也大。目前较大规模的“真人直播”这种形态,就主要集中在这类平台,已经诞生了好几家体量达数十上百万级别的。

而另一种多语种学习平台,不是“真人教学”,而是AI教学+游戏化设置+智能测评,采用的多是付费“订阅”模式(其月活跃人数可以高达数千万量级)。这种平台在人工智能的投入和研发上“无可匹敌”,因为表面上看你是跟“机器”学习,但其背后是融合了语言学、认知科学和AI技术的一整套复杂的模型和算法。然而,这样的平台也有一个问题,就是几乎所有语种的学习模型,都是基于“英语”打造的,无法真正体现汉语、汉字的特点和规律,更无法深层次挖掘“中文之美”。

“中平台“是什么样子呢?中平台有一个特点,就是一般从某种形态切入,这种形态可能是直播课、录播课、短视频、AI辅助练习/测试等等,也可能是多种形态兼有,这类平台专注于中文教学,课程系统性较强,学习资源较丰富,而且很多都有较高的制作水准。过去的10年,这类平台数量最多,死掉的也最多,因为很多“非直播课”产品的内容都是模式化的、弱交互的、过目即忘的,其创作者也往往容易陷入自嗨和自我满意,分不清强需求、弱需求和伪需求,而对于学习者来说,他们是看客、是观望的、是习惯免费获得的、是随时可走的。

这类平台很多有一定的“学习者视角”,因其系统性和针对性强,收获了相当数量的用户,但也有一些很容易陷入市场化运营能力不足,以及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困境。

最后一类就是“小产品”了。小产品,“小而美”,精准满足特定需求,使用频率高,用户积累量也大。像一个美国程序员自己开发的一款中文词典APP,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(产品最初的灵感来自于国内产的“文曲星”),用户遍布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;同样,另外一个美国团队开发的一款汉字练习APP,也已经有13年的历史了,用户也是遍布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。

过去的10年,像这种轻体量的、聚焦于特定需求的产品还有好几个,像满足分级阅读、分级听力需求的读物、播客等等。

他们都是“小而美”的代表,都是最具“学习者视角”的产品,这种“视角”的具备,是因为他们的创始人、创作者,几乎都是“中文学习者”!几乎都是自己在中文学习过程中,发掘的某种痛点,并进而决定改变它。

过去我们往往认为,国际中文教育的主体是孔院、是高校、是中国的民营教育企业、是行业内的所有“汉语母语教师”,但,未来需要更多的“汉语非母语教师”的参与,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赵杨教授也说过:非母语教师会逐渐成为主力。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一线教师应主要由当地人担当,要建设起多层次的会汉语、了解中国文化、更了解当地学生的当地教师队伍。

所以,你看,这就是未来的变化之一,如果汉教从业者不能站在更高的视角,去洞察行业演进的趋势,不能提高自身的“数字化素养”和“市场化思维”,就很容易在未来遇到职业瓶颈。

国际中文教育的市场足够的大,足够的宽阔,但也足够的多元,足够的复杂。每个国家情形都不一样,甚至一国之内不同区域的差异性也很大,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、不同的宗教背景,不同的需求层次。未来国际中文教育的各级“主体”,包括新晋的创业者,都将面临新时代新技术的冲击以及更多未知的挑战。

对外汉语老师 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

但挑战与机遇并存,需要我们保有“初心”,不断学习,不断接近“学习者视角”,不断增强“数字化素养”,相信未来我们可以创作更多更精彩的中文学习内容,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,尽可能缩短学习者达成目标的周期,帮助他们节省时间,提高效率,我觉得这应该是这个行业存在的最大价值所在。

结语

本文更多地是从宏观层面描述群像和产品品类,对具体产品的深度讨论,可私下沟通。我2011年进入北语学习,过去的10年结识了很多汉教同仁和创业者,每一个岗位上的中文教师,不论是派驻国的志愿者、公派教师,还是高校留学生院的代课老师,亦或是培训机构的教研教学老师、创业者,每一个人都在发挥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,向每一位从业者的“热爱”致敬!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襄阳新闻网版权所有